“我们的设备装上高压变频器以后,才12天就已累计节电18万千瓦时左右,省下了10来万元的电费。”日前,浙江临安金圆水泥有限公司电气部经理马明奎高兴地告诉记者。更划算的是,总价不菲的四台高压变频器没有花“金圆”一分钱,全是设备提供方广州智光电机有限公司掏的腰包。
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一种基于市场化运作、由节能公司承担主要风险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按照这种从国外引进的新模式,节能公司为客户提供节能项目的资金、设备,包括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一揽子服务,然后从客户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中获取利润,根据合同约定若干年后全套设备归客户所有。
作为一家能耗大户,临安“金圆”一直想通过节电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相关设备改造的巨额投入又让企业迟迟动不了这昂贵的“手术”。去年下半年,“金圆”招标采购节能设备,广州“智光”以其独特的能源合同管理模式一举中标,用440万元的价格取得了四套高压变频器的提供权,并达成节能服务合同方案。
今年1月,四套设备全部投入运行。马明奎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理论上,四台高压变频器每个小时大约可节约900千瓦时电,按保守估计,设备一年运行7000小时,以每千瓦时电0.54元的价格计算,公司每年可以节约电费340万元左右。根据合同,公司每个月将节约下来的电费的八成给智光公司,余下的归自己,直到四台设备的款项全部结清。“大概两年后,这些设备就归我们了,以后的节电费用算是净赚的了。”
“企业不需花一分钱就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而节能公司也从客户的节电效益中获得利润,不仅达到了双方经济效益的双赢,而且也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王云鹏很欣赏这种模式,“去年我省企业单位利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节省电力约 8500万千瓦时,节电量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一倍。这相当于杭州3万城市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据介绍,目前省内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水泥厂、热电厂、冶金、石化、市政给水等行业。据省能源利用监测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去年我省关于能源合同管理的业务量达到6000万元左右。“我们很看好浙江市场,去年我们在浙江做了将近3000万元的业务,今年我们计划再投资5000万元。”广州智光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新宇告诉记者。
尽管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机制引来一片叫好声,但省内却鲜有节能公司敢于涉足。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内真正在做相关业务的节能公司也就两三家。
“诚信很难得到保障。”一位曾经涉足该领域的节能公司老总告诉记者,能源合同管理项目实施期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期间企业生产状况有不确定性,节能服务公司如果遇到不诚信的客户,巨额投资很可能就血本无归。
由于前期投资大、回报慢,资金成了大问题。该位老总表示,能源合同管理要真正服国内“水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对节能效果的测算需有权威的第三方,目前这方面还相当欠缺;还有该行业普遍遭遇的融资难也亟须引起政府重视。
相关调查显示,在节能服务行业,目前真正采取EMC模式交易的公司,大约只有10%。剩下的公司仍然采取传统模式——“买断采购”,在这种模式下,节能公司向客户提供一套节能项目方案,然后由客户直接掏钱购买相应的节能设备。但客户多为耗能大户,是否愿意直接掏钱为节能降耗买单,也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因此,银行能否接受EMC合作方式,仍然是制约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的关键。
为了尽快实现综合应用节能技术,达到每年可以少建一座30万千瓦发电厂的目标,更好地开展“节能降耗”的技术服务,上海市电力公司技术与发展中心在跟踪、分析和评估节能新技术的同时,对公司已成功实施的典型节能项目也进行回顾和总结。
上海市电力公司通过走访,了解到青浦淀山湖真丝针织厂已成功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进行了节能降耗改造,该项目由上海南区节电公司与青浦供电分公司合作完成。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了电力公司实施EMC模式投资社会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工程的零突破。该项目规模虽小,但从项目立项到节能效益分享的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一些实际数据和方法对进一步推广EMC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淀山湖针织厂的EMC实施内容选定为绿色照明改造,厂内照明设备集中,全年用灯时间不低于3720小时。原照明系统存在消耗功率较高、系统光效低、常温启动较慢(5-10秒)、低温启动较难、以及频闪较严重等问题。
通过采用四项节电技术对1350盏灯进行改造后,该厂的节电量达到改造前耗电量的45- 50%。照明回路功率因数由0.45提高到0.95,照明电流下降70%,既减少了线路损耗,灯具发热下降后也相应减少了空调耗能。改造后照明设备启动在 1秒内完成、电压启动下限降低至180伏、无频闪、无交流噪音,发光稳定等。
该厂用电夏季(7-9月)日平均电价为0.92元,非夏季(10-6月)日平均电价为 0.822元,全年平均电价为0.851元。项目选用了20盏灯分成两组,一组不改造,另一组进行节电改造后作为监测样板。通过实测和比对计算,单灯节电率大于18瓦,按1350盏灯开灯14小时/天计,每月节电量为10206度。
虽然EMC模式非常适合节能改造项目,但其“先投资后回收”的方法,使企业因支付的节能费无法计入成本和难以计提折旧等原因,而缺乏积极性。为了克服支付方式的瓶颈,本项目所采用的“产品租赁回购支付法”新模式值得借鉴。项目节电目标是每灯节电 300度,每灯平均电价0.85元/度,收益255元;每灯129.23元收取费用可包括设备投资、合同期内维护费用和项目回报,多余收益归用户。在照明节能改造工程完成后,用户户分36个月对1350盏灯进行回购,前18个月用户每月支付5745.6元,后18个月用户每月支付5594.4元。用户看到实际减少的电费帐单而对节电收益认可,收费方式由每月查表催缴改为用户每半年主动支付一次,全部投入费用在3年内回收,项目回报率达30%以上。
通过电力营销手段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用户提供节能降耗服务,在技术和经济手段方面都是可行的。采用分组比对的监控方式让用户充分认识到节电潜力,并帮助用户从运营需要和支付性价比等角度进行能源审计,最终双方达成EMC合同能源管理协议,实现了电力系统在此领域的突破。
上海市电力公司主动提供节能增效服务或许在短期内会影响售电量增长,但从国家倡导资源合理利用和构建节约性社会的大局出发,具有深远意义。技术与发展中心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优化EMC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通过增加电力服务的技术附加值获得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为电力营销创造新的手段。类似淀山湖针织厂这样的加工企业在上海地区有很多,通过规模化节能改造工程,将大大推动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融资方面,尽管节能服务公司能够获得世界银行的专项资金支持。但是,世界银行对于节能服务公司的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合同再到分析改造方案都有比较严格的考核标准,并将根据收益率、投入产出额度拨付金额,能顺利过关获得贷款的公司不多。同时,对于庞大的中国节能改造市场和需要高速发展的节能服务公司而言,世界银行的贷款无异于杯水车薪。
模式双赢:有目共睹
企业不出一分钱就能完成节能改造?这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在节能行业有个专门名称:合同能源管理。
川威集团正与成都赛恩斯能源投资管理公司“尝鲜”这一新机制。两个月前双方签署的第一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尚未安装设备,本周双方又将展开第二次合作。
按照协议,赛恩斯将出资200多万元,在川威某加热炉中安装数以千计的黑体元件,让炉膛内漫射的热射线直射向钢坯,预计年节约500万元。赛恩斯通过在实际节能费用中分成的方式,一年半收回投资,之后设备及节能收益全部归川威。
这种市场化机制对双方都有益:企业节能改造不花钱;能源服务公司虽承担了投资风险,但由于对己方技术有把握,投资的回收反而更有保障。并且,由于能源服务公司收益完全仰仗节能成效,这种模式的节能成效往往更为显著。
省节能中心负责人表示,在节能技术尚不普及的四川,合同能源管理还能有效减轻企业对节能效果的担心。
实践不多:卡在哪儿了但是,拥有种种优点的合同能源管理几年来在川实践却不多。记者从省节能中心获知,在用能最多的工业领域,川威案例才是一个起步。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上世纪70年代发端于欧美,如今已进入大多数发达国家。1997年,财政部与世行及全球环境基金合作“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该项目内容之一正是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我省第一个执行该项目的信德公司在一些宾馆和写字楼开展了中央空调的节电管理,但在工业领域却进展缓慢。
能耗居高不下的西部工业受到世行节能项目的额外关注,项目下属执行机构———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中,27个常务理事四川就占3席,包括赛恩斯。
“一开始难题一大堆。”赛恩斯董事长黎志举例:“比如财务,人家说你这个节约下来的费用是无形数字,没法做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障碍还有不少。
意识障碍。许多企业节能意识淡薄,或对新事物接受度低。珠海亚太公司本拟对四川宏达某生产线实施合同电效改造,但宏达一算投资也就二三十万元,“干脆自掏腰包,免得以后‘扯皮’”。技术障碍。一些节能技术不成熟或是企业对节能技术缺乏了解。川化与英国ECO公司的谈判迟迟未决,川化道出了很多企业的担心:“改造达不到约定效果甚至危害现有生产怎么办?” 融资障碍。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是民营,不少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赛恩斯注册资金500万元,全部用来垫资做改造也只够两三个项目。
诚信障碍。合同能源管理回报期在3年左右,节能服务公司担心企业生产出现起伏而影响后期费用支付;企业担心缺乏权威机构对节能效果进行客观认定。
曙光在前:内挤外促
尽管障碍重重,但近来的一些变化还是使我们看到曙光。利好消息包括:节能工作受到空前重视;能源持续告紧,企业自身挖潜动力加大;全社会节能意识普遍增强;世行项目明年预计将启动10亿元资金支撑用能大户节能降耗……
“上海用财政资金补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江苏完善中介机构,客观评估节能效果。”省节能中心相信,政府可以起更大作用。省经委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将加大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力度。接受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川威用了近三年。集团技术中心总经理谢建国告诉记者,现在,川威正积极与多家公司接触,涉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过亿元。
一位经济学家曾讲过一则寺庙推销梳子的故事,其大意是不断增加梳子的附加值,使寺庙收益大增。把这则故事放在企业节能降耗中,同样有意义。这就是,尽管有重重障碍,但只要把目光放远一点,把事业看长一点,困惑都是可以变成希望的,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如川威一样。关键的是,不要只看到鼻尖那点东西。